https://bm.cnfic.com.cn/sharing/share/articleDetail/392752670379073536/1?date=1758011580000
天然氣是優質高效、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。2004年,天然氣進杭,杭州能源供應實現“質”的變革。20多年來,杭州市能源集團下屬杭州市燃氣集團(以下簡稱“燃氣集團”)深刻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持續推動能源結構轉型、燃氣服務均等化、科技賦能提質、能源文化傳播,有力保障了杭州高質量發展的用能需求,為美麗杭州建設交出一份“綠色”答卷。
從天然氣到綜合能源 能源結構“向綠而行”
2004年,杭州接納“西氣東輸”天然氣;2009年8月,杭州全面邁入天然氣時代;2010年,主城區供熱方式調整,原杭州熱電廠、市熱力公司的185家集中供熱用戶實現“以氣代煤”;2023年12月,杭州市天然氣利用工程“多點接氣,環狀供氣”格局全面實現。
目前,燃氣集團服務天然氣用戶數超190萬戶,年供氣量超20億立方米,累計供應天然氣達190.9億立方米,實現二氧化碳減排2813萬噸。
而天然氣在杭城的應用普及,早已從百姓的“灶頭”,延伸到更多領域,推動各行各業的能源結構優化。
2011年開始,燃氣集團主導開展主城區車用天然氣業務,推動“以氣代油”。2023年,建成杭城首座汽車加氫站。從加注“CNG+LNG”,到發展“LNG+充電樁+氫能”綜合能源,“綠色”交通已成為推動城市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。
此外,燃氣集團推出非居民用戶(工商用戶)燃氣工程代建“一站式服務”,打造燃氣報裝“102 ”標準,推出餐飲用戶“瓶改管”優惠政策;創新推出“南方分戶式供暖”模式、自有企業品牌“杭燃優家”,形成綜合產品體系;加快綜合能源布局,建成亞洲最大機場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(蕭山國際機場8兆瓦裝機),拓展天然氣應用領域,前瞻性布局能源產品。
從城鎮化到鄉村振興 能源服務“均等普惠”
2019年9月27日,下姜村成為淳安縣第一個通天然氣的自然村。這也是燃氣集團推動“燃氣下鄉”助力鄉村振興、將“綠水青山”轉化為“金山銀山”的鮮活樣本。
2010年開始,燃氣集團在杭州主城區實現天然氣全覆蓋的基礎上,實施“燃氣西進”戰略,推動高壓燃氣管網向杭州市域西部延伸,并陸續在桐廬、建德、臨安、淳安成立城市燃氣供應企業。
桐廬杭燃公司創新推出“三個一點”政策,形成天然氣進村入戶的“桐廬模式”。2025年,為推動生態環境治理,桐廬杭燃公司以工業大鎮——橫村鎮為突破口,摸排企業150余家,打響桐廬縣“生物質改氣”攻堅戰。
2021年,臨安區完成天然氣“一體化”改革,并全面實施“村鎮通”天然氣利用工程。2024年,杭州臨安燃氣公司在西部4個區縣(市)城燃企業中,率先實現用戶超過10萬戶、年供氣量超過1億立方米。
原建德杭燃公司以李家鎮、大同鎮等工業重鎮為“突破口”,積極推動煤改氣、生物質改氣。
在地區偏遠、高壓管網未到達的地方,燃氣集團創新了“綠色能源站+微管網”的供氣模式,讓百姓提前用上天然氣。如今,燃氣公共服務已普惠至杭州西部4區縣(市),31.6萬戶居民用上管道天然氣,為“鄉村振興”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。
從勞動密集到科技賦能 能源發展“向智而進”
1993年,燃氣集團構建用戶管理系統,開始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。2009年,在全國城市燃氣企業中,率先開始數字化建設,形成“企業管理、生產運營、用戶服務”三大類業務系統,建成全國燃氣行業第一個數字駕駛艙平臺——杭燃數字平臺,實現“一網統管”。
2024年開始,燃氣集團圍繞“提高監管預警和應急處理能力”,打造“快速感知+快速響應+快速處置”燃氣管網安全治理體系。
2025年,燃氣集團啟動人工智能建設計劃,一期項目主要圍繞核心業務與管理鏈條的智能化升級需求,聚焦氣源優化、管網維護、用戶服務、決策輔助等關鍵領域,實施人工智能技術體系的深度集成與應用,大幅提升燃氣集團的管理效率、運營效率、服務效率。
從推動者到共享者 能源文化“春風化雨”
城市燃氣企業的使命不僅僅是能源的“保供穩價”,還要當好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者。
燃氣集團每年組織燃氣安全課堂走進社區、學校、企業,開展“三社聯動·安心安居”燃氣安全志愿者城市品牌活動,把安全用氣知識、綠色能源文化“送到家”。
燃氣集團推出全國首條“杭州綠色能源之旅”,現有13條燃氣特色經典旅游線路、22個綠色能源體驗點;開設杭州綠色能源體驗中心,開館后即成為社會各界學習交流平臺,燃氣家庭生活的展示廳,小學生第二課堂的體驗點,每年接待中外參觀人員超1萬人次。
未來,燃氣集團將以“高水平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、高質量發展城市燃氣產業”為企業使命,以“打造國內一流的創新型智慧燃氣服務商”為企業愿景,持續以能源綠色轉型助力城市綠色發展,打造與杭州城市能級相匹配的能源保障體系。(潘長勇、郭奕彤)